引导语: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不要把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上。
我有一个长相十分漂亮的女同学,天生丽质,家境优越,毕业后就回到了小县城,找了个富二代嫁了,现在成了一个每天准时在朋友圈秀自拍的教师。看她的朋友圈,你会羡慕嫉妒恨,觉得怎么老天爷如此眷顾她,日子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无忧无虑。
一次偶然的机会才了解到,原来她的好生活只是屏幕上的表演。
毕业的时候,迫于父母的压力与男朋友分手了,之后几乎立即与父母相中的对象结婚,做着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工作,朋友圈里那些看起来亮丽多彩的生活,只不过是她逃离现实的出口。
她说:“我从小没有跟着爸妈一起生活,在姥姥身边长大,跟爸妈没有多少感情。但是,我依然很在乎他们的评价,我渴望来自他们的肯定,但是常常又得不到这种肯定,如果他们觉得跟这个人结婚、从事这样工作对我最好,那我就听他们的话就好了,这样至少他们会肯定我。你别我看天天发朋友圈秀图,一部分也是因为我在他们那里根本没有得到想要的肯定。”
女同学的这种想法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由自己主宰的人生,任人摆布,就像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偶。我完全赞同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了》中所说的那句话:“所有人都在乎来自别人的评价,而且都希望这些评价是正面的,伟大的,不被轻视的。而这种在乎对个人来讲却是完全弊大于利的。”
然而,事实上,像女同学这种人其实非常多。
Ta们为什么如此期待来自他人的肯定和周围人的目光呢?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创作的《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着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就涉及到人与自我、社会的关系。作为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这个角度看,赞美、点赞、评论都是人类正常的心理需求而已。只有通过这样,我们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进行自我定位,找到自己在人生、社会、组织中的位置。如果没有别人的看法,人的进步退化、成熟幼稚等特性将无从谈起。
他人的评价就像聚光灯,照出了我们的光鲜亮丽,也照出了我们的瑕疵和缺陷,当听到好评的时候,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但是不要骄傲,保持那些让人们接受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好;听到批评的时候,一开始你可能觉得很伤自尊,但是注意,也不要过多的在意,如果自己也觉得自己身上有缺点,就努力的改正,让自己也让别人可以更接受自己。这样才能摆脱他人的目光,专注于自己的成长。
赢得自信心,摆脱脆弱的内心的需要。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童年时期的创伤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去疗愈,就会在日后延伸到你的所有关系中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一个从小就没有得到悉心照料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的爱和了解被剥夺了,因为他老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而他的兄弟姐妹仿佛更受注目些,所以他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哪里不够好,哪里惹父母不快了,如果改正了他们就会关注我了吧。。。。。。这样一来,他的关注点就全部放在了自己的缺陷上,无时无刻都想着,怎么变得更好,内心十分脆弱。表面看来,他们可能强悍得不需要别人的评价,种种表现都像极了自恋,然而实质上却非常自卑。上面的那个女同学就是如此。
要建立健康的自信,就需要与真实的自我对话,不能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对自己产生动摇。就像布莱克本在《你就要很独特》中所说:“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真实评价,甚至给我们带来的思想上的触动。对于世界和外部的声音,我们既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毫不在乎。”而在别人的评价与真实的自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是我们终其一生的修炼。
大部分时候,我们有着共同的人性,过着大致相同的生活,读书、毕业、就业、结婚、养孩子、孩子读书、孩子毕业、孩子结婚。。。。。。体验着大致类似的情绪和情感,无忧无虑、担惊受怕、甜蜜幸福、辛苦抱怨……循环往复,不出意外,在时间到了的时候,还会自然死去。
然而,你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果一直随波逐流,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很重,听凭被人主宰你的人生,你就必然会迷失真我,成为那个委屈自己的大多数。
最后,用尼采的话与大家共勉,愿我们都能穿越荆棘,找到真我的魅力: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