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力的六大准则-时代成功学

后知后觉

时间:2019年11月30日 .共发0篇. 0关注

  有这样的说法:


  有行动就有力

  要活就是动

  行动可以赶走烦恼

  人是动物所以需要要动

  但很多人动不起来

  就像被五花大綁的犯人

  想动却动弹不得

  于是猛吞口水

  做一些无关痛痒的事

  你想知道如何让自己动起來吗?

  OP行动提供一个可能性。。。。。。

  有了创意就要敢付诸行动

  再好的创意若没有付诸行动,就看不到成果,便毫无可言。事实上,我们不要怕,只要谨慎小心也不要低估自己的创意,很多人的成就一开始也是来自那些看起来不怎麽样的想法创意只要不关生死关头,不妨都抱著一试的,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同时,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再大的创意,只要肯踏出付诸行动的第一步,再一步一步往前走,便会有成功的希望。

  缎带花的外销生意:

  一位在了解OP後,很感慨地谈到一件事:两年前她学缎带花时,几个好友就谈到缎带花的外销生意,她本身又是学国贸的,更了解如何去开拓国外的市场。有一次,她一个高中同学来找她,在她们的谈话中得到这个创意。一年後,她们发现她已跟她叔叔合作在从事缎带花外销的生意。而二年後的今天她的那位同学-一个当初不懂得如何作缎带花如何做国际贸易的女已经拥有一家很大的贸易公司,专门做缎带花及杂货的出口。如果在两年前她就实践OP,今天的她必然有更大的成就,因而她体认到:从今以後,绝不任何将创意化为行动的机会。

  从推销到写推销:民国七十五年专家企管廖总就我写书,将一次CLOSE的推销写成书,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可是碍於业务工作忙碌,静不下心来写书民国七十六年正好在溪头有一场两天八小时的演讲,我很专心地花了十四天的时间去写讲稿,两天下来录了八卷录音带,先是发行有声书籍,那是台湾寿险第一套有声书籍,由专家企管制作发行,民国七十七年再从录音的内容腾写,花了半年多整理成书出版,完成了写书的心愿有了第一本书的经验,尔後写书的困难度就一本比一本减少了

  做时间管理:

  民国七十四年我从老师张董事长那里得知:时间管理是我的重要功课!我对於成功的长者的建议,我是义不容辞地接受,接著我就开始著手进行时间管理,十二年下来证明时间管理真的是突破我成就感瓶颈的重要工具如果当时我抱著怀疑的,或我依然停留在知识的取得,或我没有去贯彻时间管理的规则,我就不可能完成这麽多的作品了

  阻碍行动的因素:

  怕

  缺乏

  身体能量不够(懒)

  条件资源不够

  怕与懒是许多人的问题,也是许多命的功课,但怕与懒我发现好像跟生命紧密连结在一起,只要生命存在它就存在,它跟渴与饿的一样,都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命的

  我也是从怕、缺乏、条件资源不够等用OP行动力慢慢去累积,才走出自己生命的天空的就像我怕陌生拜访,我怕上台演讲,我怕人际关系,但我练习做陌生拜访,去改善我的推销话术;我练习上台讲话,去克服我的脸红与口吃;我练习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试著面对人际冲突我的先天条件甚至没你的好,我能做到你也做的到

  有输入就有输出

  引言

  知识不是拿来珍藏的,知识是拿来用的;

  知识不是要摆著好看的,知识是要用在蹶决问题的;

  学习是为了发挥所学,吸收知识是为了创造新的事务。

  透过发挥,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透过创造,能消化更多的知识。无法消化的知识,就像无法消化的食物。难以挥发的酒精一样,让人感到不适不但不能强化行动力,反而阻扰了行动。

  其实,一个人可以试著对自己的能力和有信心。能力和构成一个属於自己的世界,让自己肯定自己的世界,学习和吸收别人的经验,则是在属於自己的世界,发展自己的行动力,去帮助别人,影响别人。切记:行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笔筒摆的高度

  我弟弟在了解OP之後,第二天中午吃舨时,很兴奋地告诉我一件事:上午他翻了一本书「如何提高工作效力」,其中谈到以前烫衣服的架子高度都和肩榜一般高,烫衣服时非常吃力,後来他们改善工作环境,将架子的高度改为与腰齐,以便符合人体工学,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般人的读书习惯都只是了解到此为止,而弟弟便进一步发挥OP精神。他观察到自己的彼筒一直摆在书架上,而书架又摆在书桌上,每次拿尺。拿铅笔他都必须站起来,因而打断思路,於是他根据书上所得到的启示,很自然地将笔筒拿下来放在桌子上,这只是一项很小的改变,可是,我却肯定:在未来一年内,他将会有365个以上的改变。别忘了,如果你阅读书籍是为了增进自己的推销能力,增加自己的收入,在阅读之後,你更应该发挥OP精神。

  编写能量管理丛书

  民国八十年接触到静心活动,这是一种训练觉知观照能力的修行法门,我像发现宝藏般,也为此还跑到印度社区去研修了一个月,回台湾後继续静心的功课,一年後我开始将静心的心得写下来,整理出第一本书:「能量管理与人际关系」一方面为自己的静心心得做一完整的整理,一方面也将一个很深奥的修行方法用很白话去铨释,之後我继续在能量管理上下功夫,让输入继续的输出

  阻碍输出的因素

  怕与缺乏

  学生的习性带入社会

  身体能量不够(懒)

  学生时代念书都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将来踏入社会「可能」会需要用到所以已养成将知识收藏的习惯收藏知识跟收藏未腌过的肉一样,很快就腐烂了,但收藏者并不自知,还持知识自重,与现实脱节。踏入社会他没有觉知地又延袭学生时代的习惯:收藏知识!拼命地收集资讯,收藏起来唯恐被人知道那去用,知识没有去使用是死的知识,知识没有去交流就并不出的火花,这样的习性的人在社会上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对他是一种损失,对整个人类社会何尝不是也是一种损失。

  改变习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所学反覆练习,试著在生活上工作上去使用减少阅读的时间,增加实验的时间,一段时间後学生就慢慢退去,社会就慢慢形成,两者要达到理想的平衡点,那就对了!

  有三分就输出三分

  前言

  虽说「学无止境」,但过分的学习却剥削了我们行动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事情必须十分了解後才能开始行动,可是,大多数的事情是先了解三分就可以开始行动的,然後在行动中逐渐深入了解。许多人往往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反而迟迟不敢著手去做。他们为了追求每件事的「完美」,反而一件事也无法完成。

  其实,「完美」只是一个目标,唯有透过每一次的「完成」才能使作品更趋於「完美」不要让「完美主义」阻碍了事情的「完成」。如果一个人为了追求完美,而不敢去完成第一个作品,他便永远品尝不到完美的蜜果。

  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建议你也变成「完成主义」者我们不必在乎成果如何,也不要管别人的批评,只要开始行动,完成三分成果,必定能够为下一个行动做好准备,完成五分的成果。

  不完美不完整与不精确

  其实世间的一切都呈现在不完美不完整与不精确里头,而人们的头脑却要求一切是完美的完整的精确的显然,头脑是在对抗这既存的事实,不是吗?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完美不完整不精确的,可是我们不是也依然如此活著?何以在面对事情或人际问题上,我们却为了要求完美而裹足不前?也因此很多人变得心很不安,很多的烦恼,就是因为放不开完美完整与精确的需求,这也会使人变得没有弹性,失去人际关系,变得不随和,变得不!

  会心一笑面对不完美、不完整、不精确

  除了接受人世间就是不完美不完整与不精确以外,为了让身体能量是流动的,肯定它也是很重要的,会心一笑正好是平衡不满的心性例如:

  对不完美的身体:还能无碍的使用,一天还能工作十四小时

  对不完整的:还能存活下去,还有人撑著

  对不完美的:总是个的寄托,生活的伴

  对不精确的钱财:还够生活使用,不错了!

  对不完美的车子:至少上下班及跑高速公路没问题

  对不完整的屋子:至少不用租房子,能有个休息的地方不错了!

  最得意的作品是下一件

  米开兰基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有人间他:「在您所完成的千千万万件艺术品当中,您最得意的是那一件作品?」「下一件!」是这位艺术大师的回答。米开兰基罗能有今天的成就,就在於他不断地发挥OP精神,并使上一件作品的三分成果,化为下一件作品的五分成果。

  阻碍三分输出的因素

  完美主义者

  得失心重

  害怕

  「完美主义」者其实是害怕不完美,被完美的意识给控制住一切因为要求完美、害怕不完美,所以变成凡事要十分的准备才能开始动作,但是愈准备总会愈觉得不足,但那些都是头脑的想像,在实务者眼里,其实许多准备都是多余的,除非你开始行动进入实务,你才会明白你真正欠缺什麽,这样再回头准备才能务实,不断再改进输出的才是真务实,所以要做行动派的完美主义者,不要做头脑派的完美主义者

  要有面对使命的勇气

  前言

  人来到这世界,冥冥之中好像带著某种使命来的,好像会有一股力量在引导你走向一个固定的路线,并提供完成使命的资源。但在那条路上总是坎坷的,人有惰性好逸恶劳,人会恐惧逃避挫折,於是就慢慢偏离原有使命的路线,也脱离了那些资源,活命就会变成生命的全部,终其一生一事无成。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