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以天、地、生、文、史、哲的广阔视野,以宇宙史、地球史、生物史的时空眼光,来阐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以及森林是陆地生态的总枢纽。《大森林》具有实地考察者的详细记录、数据确凿,文化学者的博大精深、融会贯通,更有诗人的激情澎湃、隽语潮涌。
徐刚年轻时爱写诗,出了几本诗集,受到大诗人艾青的青睐。但是上世纪80年代中发生的两件事,促使他放下诗笔,改写报告文学。一件事是1987年5月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大火,过火面积133万公顷,193人葬身火海,5万多同胞流离失所,使他忧心忡忡。另一件事是他好友告诉他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盗伐现象严重,竟有公社、大队领导率众砍伐大树。我国森林覆盖率很低,长此以往,不堪设想。于是,徐刚南下武夷山采访,愤怒地写出《伐木者,醒来!》一文。此文揭露深刻,文笔犀利,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从此,他三十年如一日,奔走于大江南北,不知跋涉了多少路,攀登了多少山,蹚过了多少河,踏进了多少荒漠,矢志于生态文学的写作。他从森林写到江河,从土地写到沙漠,从中年写到老年,从黑发写到白发,先后出版了《中国:另一种危机》《中国风沙线》《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崇明岛传》等多部著作。
2017年出版的《大森林》则是他自然文学写作集大成的总结,该书论述从史前时期、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到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的森林状况、体制沿革,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绿化祖国”,始于本世纪初全面推行的林改政策、林农发挥生产积极性、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爱林观念。
《大森林》涉及植物学、地理、历史、气象、文学、考古及文化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它文化信息量大、知识丰富、史料翔实,描写了与森林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古代的文字刻写在竹简、木板上,这就涉及中国文字史、典籍史;中国宫殿、房屋大都系木结构,这就谈到了建筑史、家具业;古代车船以木材建造,这和航海、交通业有关;中国的瓷器靠林木烧窑而成、青花瓷需用松木烧制,这就关联到陶瓷业;中国的书院、寺庙大都建于林泉秀美之处,这就关涉到学术流派和佛教、道教;国人爱喝茶(西人称“中国树叶”)、爱穿绸(筑成了丝绸之路),这就联系到餐饮业、服装业……本书好比一棵参天大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百鸟云集,无疑是当今浩瀚书林里的一架巨构。
徐刚以天、地、生、文、史、哲的广阔视野,以宇宙史、地球史、生物史的时空眼光,来阐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以及森林是陆地生态的总枢纽。《大森林》具有实地考察者的详细记录、数据确凿,文化学者的博大精深、融会贯通,更有诗人的激情澎湃、隽语潮涌。它是森林的史,史的森林;森林的文,文的森林;森林的诗,诗的森林,因而具备了史诗品格。
《大森林》告诉人们:如果把地球上植物发生、发展,直到人类出现的漫长历史浓缩到一天之内,以最早的微生物发生于午夜为起点,当一天的时间过去了六分之五,即晚8点左右,古海洋中蓝绿藻完成了光合作用的程序繁殖旺盛;晚9时以前,植物登陆;晚10时左右石炭纪森林盛极全球;晚11时以后,始有开花植物出现;午夜结束前十分之一秒时,人类才姗姗来迟。人类是地球上的迟到者,迟到者无权毁坏他出现之前的地球生态以及地球上的万类万物。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社会不能没有森林的庇荫和滋养,林中的一草一木、一禽一兽都是平等成员,人和众多草木、禽兽是兄弟姐妹、至爱亲朋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类和动植物是命运共同体。爱惜它们,就是爱惜人类;呵护它们,就是呵护自己。
徐刚是诗人,他的作品洋溢着诗的语言。他是这样描写冬日林中兽类的足印的:在北方冰雪覆盖下,林中小路退隐了。林地的白雪只显示出一些脚印,护林员的脚印,那些猛兽觅食的脚印。这时隐时现的路还有一些浅淡的印迹,那是鹿经过之处。鹿是森林动物中少有的、自信的冒险者,它昂起头,撒开腿,不储备食物,不冬眠,而让全身长满空心的冬毛,保有一层相对温暖的空气,然后腾挪跳跃,啃食树皮,或者群鹿踏雪觅食,还有狐狸在冰雪中追逐野兔的足印……他像录音师般描绘夏日林中风拂树叶的声音:松林“刷刷”有声,榆树“飒飒”作响,白杨叶梗扁平,风过时叶子颤抖、翻动,漾起“哗哗”声浪。栎树的叶梗像弹簧,上下弹跳,妙不可言,故2000年前罗马诗人维吉尔以“风中的簧片”赞之。柳叶细长、柳条柔软,风过时袅娜多姿。银杏的叶片似随风摇曳的小扇子。鹅掌楸叶令人想起马褂。林塘中的荷叶如碧波仙子在水面上托起翡翠般的绿玉盘……绘形绘音绘色,让读者获得视觉、听觉的享受。这是音画诗篇,更是经典美文。
徐刚创作谈:我心有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