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的蓝花楹》中的交叉小径

达人

时间:2019年12月01日 .共发0篇. 0关注

《洛杉矶的蓝花楹》是创造性的,故事的底子还是俗常人生,之所以读来心惊,一是准确击中“中国式母亲”的七寸,把单身母亲放置在多维视角中剥去心理外衣反复检视。二是女性知识分子的价值观里,依然包含着太多文化阴影和精神异化。三是对人物心理纹路情感脉络的放大,有效地强化了小说的叙事感染力。

读一篇小说,抛开所有微言大义,回到人的处境和内心,理解总是基于个人化的经验。尽管文化差异永远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除隔阂而达成相融无间。所以,文化优劣的考量里难免掺杂太多复杂因素和主观感受,没理由只是民族主义或者世界主义那么简单二分。

读《洛杉矶的蓝花楹》的确颇多感慨。首先,小说是创造性的,故事的底子还是俗常人生,之所以读来心惊,一是准确击中“中国式母亲”的七寸,把单身母亲放置在多维视角中剥去心理外衣反复检视。二是女性知识分子的价值观里,依然包含着太多文化阴影和精神异化。三是对人物心理纹路、情感脉络的放大,有效地强化了小说的叙事感染力。

对于向老师来说,前夫的出轨并不致命,甚至不明来由,不过是反向印证了生活的惯性和麻木。洛斯尔的剖析句句如刀,病理结构不算复杂,只是讳疾忌医的环境,让我们习惯了毫无意义的自欺欺人。至于同事的身先士卒,儿子的不以为意,让一直以来活得紧张焦虑的向老师,突然意识到有些坚持和守护,看起来更像是一种逃避。

其次,小说是敞开式的。对于个体面临的难题,作家给出了一个新的打开方式,世界的变与不变并非源于置身新的时空,最后决定我们选择的还是那个恒定坐标。向老师不仅婚姻失败,也谈不上事业有成,教授职称一直评不上。作为女性,惟有母亲这一身份给了她更多的正当性和最后的堡垒,总归不是一无所有,没有与生活对抗的姿态,与洛斯尔的恋爱,也多少算是由身而心顺水推舟。而失去的,或者从未得到的,还可以寄希望于儿子。那种万众瞩目的光环,不过是望子成龙的画饼充饥。

面对生活,向老师这样的女性,恐怕还有更深刻的质疑和不平,丈夫的背叛,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她放逐到了远离理想的现实之境。本来没有人是生活的局外人,向老师不能说没有自己的原则,为了职称,也会反复争取,至于评价体系是否公正,倒不是小说聚焦的核心,真正触动我们内心共鸣的,是对这一切努力的自我否定。

整篇小说的色调明暗交织,腔调张弛有度,心理和情绪带有流动性,人物心灵之谜,对于读者来说,都是可视之物。因而我更想从女性视角来解读这篇小说,尝试去理解一位女性的生活状态、情感状态和精神状态。

对于普通人来说,外在的评价体系更具有修正意义。向老师来自深圳,本身就是移民城市,去南加州进修,也是从惯性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虽然是高校,却无异于双重的异质时空。高校知识分子与货车司机的恋爱,很难让人看好,毕竟文化不对等。对爱情的理解,离异后的心态,本质上还是价值观不同。向老师的孤独是精神上丧失自我,儿子安全成长是她惟一的支点。深夜里的交流,入睡前的删除,电话中的虚假问候,既是中国式母亲,更是中国式女性。倒是小学生秋生和大学生艾娃逾越了所有障碍,自然融入到彼此生活和观念里。这容易让人想起宏儿和水生。

活在面具后面的心理动因,也算不上复杂,除了女性的自我局限,还有人性的本能。洛斯尔隐瞒了两个环节,一是和女儿以及秋生的共谋,二是虚构了秋生同学的道歉与赔偿。向老师也隐瞒了两个重点,一是对儿子和周围隐瞒自己已经离婚,二是自己与洛斯尔恋爱完全处于地下状态。为什么我们倾向于洛斯尔的价值观?在向老师的面子与撒泼中,我们还能够反省些什么?对于两性来说,伤害也是一种成长,秋生和艾娃没有创伤记忆,不代表成年人可以顺利摆脱伤痕,就像洛斯尔所说,即使删除对话记录,不代表删除记忆。删除记忆,我们经历的一切也不可能完全消失。这一细节,不经意中竟让我们隐约看到了作家的历史观。

我更关注的是,受迫害狂的心理机制的形成。小说情节转折点是秋生打球时意外受伤。向老师和洛斯尔处理问题的方式差异,不只是文化的差异,也不只是两性之间的性格不同,还有更多心理问题可以探究。对于安妮和洛斯尔来说,孩子之间的磕磕碰碰总是难免。对于向老师来说,不能容忍的伤害不是在秋生身上,而是在她自己心里,这一点在与西班牙语言学校老师的冲突中已经有所表现。向老师的歇斯底里包含着生活给过她的全部伤害,也包含着她把自己放在弱者位置上肆无忌惮地伤害他人。

盛开的蓝花楹牵动着向老师的心,也引领我们一路向前。索尼特说,蓝色是一个轻盈的、没有所指的比喻,蓝色存在于自身的欲望、距离以及未知事物之中。小说中还提到了我们熟悉的鲍勃·迪伦的那首歌,那么,勇敢无畏的人生,到底要经历多少磨砺?除了唏嘘感叹,小说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超越个体生命及大众文化的思考和反省。

相关标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