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就开始以读书为傲,自觉读书人就高人一等,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就会赢得各种掌声,性格和道德上的缺点也会被人无意识的抹平,变成一白遮百丑。相反,学习不好的人则会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扫到角落,哪怕其他方面再好也得不到重视。
读书的目的
成绩似乎成为了衡量人的唯一标准,考上大学也成了许多人当下教育的最终目的。
可是,人为什么要受教育,上了大学又能学到什么呢?是为了获得权利取得成功,还是获得知识赢得尊重,亦或是掌握技能享受乐趣?
先看看西方对这件事的认知。因为目前全球最顶尖的10所大学都在美国,美国的教育精华值得我们参考。
《大学的观念》的作者约翰·纽曼(John Henry Newman)认为,通过教育,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能使他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
美国已故小说家戴维·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Kenyon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说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读书使人看清世界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这门课的泰勒·沙哈尔(Tal Ben-Shahar)教授认为,教育能让你活得幸福。
从当前西方的教育来看,他们普遍注重个人的自由思想和意志,特别注重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那我们呢?其实,中国过去的传统教育也并不像现在这样只重成绩。
中国传统教育并非单纯的学习知识,还包括了技艺和品德。《四书》《五经》《六艺》都是必学的课程,而课程也根据难度高低分为了小学和大学。小学就是教育小孩学习简单知识和技艺的地方,一般在8岁到15岁;大学就是教育大人复杂知识和技艺的地方,一般在16岁以上。
上了大学,则须学习“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就是大人之道。
对待16岁以上的年轻人,不同于教育小孩子,而是真正以一个大人来看待,去教导他学习更上一层的思想。四书首位的《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宗立意,直接说明大学的目的在于教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道德,在于以德团结和教化民众,在于让整个社会达到和善的完美境界。
德为重,德为先,德为大。儒家教育一直把培养人的德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道德沦丧,那就会从大变小,与“大人”之道失之交臂,走上“小人”的道路。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只有在有德行的基础上,学习才能够起到水涨船高、如虎添翼的效果。否则,只有知识却没有德行的人,与小人无异。
在学习上,儒家同样要求很高,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知行合一来严格规定学习步骤,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独立思考,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己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综合来看,西方教育更加突出个人的自由意志,强调个人的幸福;而中国古代教育比起当代的西方教育,则更加重视国家和群体利益,强调个人的道德担当,体现了非常大的气魄和格局,把“家天下”的概念灌输到了中国人灵魂深处。不论是中国传统儒家的教育,还是当代西方的教育,尽管出发点不同,可都不止是让人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以及趋于完美的人格。
独立自主的思考是一种能提高学习效果的能力,也是在学习之外必备的技能,没有思考的学习只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自欺欺人。从现实中也可以看到,单纯为了成绩而学习的人,出了社会很容易沦为平庸,因为这些人并没有从学习当中获取到真正的智慧。
当下,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一味单纯强调学习读书,更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优秀文化当中汲取真正的营养,“择其善者而从之”,去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选择爱好的自由。在这个基础上,读书才是有意义的锦上添花。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比灌输枯燥的知识更能体现出孩子的价值,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