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思想中,心可以分为两部分:性和情,性是生之所以然者,性之喜、怒、哀、乐、忧、怨、惧谓之情,情动则心为之择为之虑。情感是人的天性,人是情感的存在,当情感触发时,人会有喜、怒、哀、乐、忧、怨、惧等情绪。《中庸》曰“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情绪如果控制得当,则内心和谐。孔子非常善于控制情绪,他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内在境界非常高,他关于处理情绪的箴言、教诲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依然具有启发和实践意义,从孔子和儒家这里寻找资源,是养心的重要选择。
喜
中国的儒、释、道、医等诸家,在论起人的情绪时,首先提到的无不是“喜”,“喜”总是排在“怒”、“哀”、“乐”之前,明代哲学家刘宗周更认为,“喜”作为一种情绪、情感,有统领后面“怒”、“哀”、“乐”等的作用。因此,本书论处理情绪,也从“喜”开始。
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孔子事例】
子游,小孔子四十五岁,是孔子晚年收的子弟,也是弟子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有大才,是“孔门十哲”之一,早年曾担任武城宰(县令)。子游在武城推广实践儒家思想,实行仁政,关爱百姓,用诗书礼乐教化,一时之间,武城大治,百姓生活富足。孔子听说了武城的情况后,便带着弟子来到武城,想亲身看看传言是否属实,他刚进武城不久,就听到了孩子的朗朗读书声、乐师奏乐的弦歌之声,听到这里,他就明白不用再去看别的了,光是这些就足以证明子游治理武城的政绩。想到这里,他非常高兴,并笑着对子游说,“子游啊,你有大才,让你治理小小的武城,有点‘杀鸡用牛刀’了”,孔子这是和弟子开了一个玩笑,谁知这个玩笑并没有获得子游的赞同,子游非常认真的对老师说,“记得以前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之道就会爱人,并用它润泽百姓,老百姓学习了礼乐就会更好的理解国家政策,并服从管理。”言下之意是,子游认为自己行的是君子之道,并不是大材小用的问题。孔子听了子游的话后,对身边的其他弟子说,“子游说的对,我刚才的话是戏言,玩笑过头了。”
孔子胸怀远大的抱负,希望能为诸侯所用,从而实践自己的礼乐理想,不过,早年经历比较坎坷,做过很多诸如仓库管理员、会计、礼官等杂事,没有受到重用。进入中年以后,终于受到了鲁国权贵重视,并任命为大司寇,位列上卿,不久又代理宰相的职务。《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孔子被任命为代理宰相后,显得非常高兴,有点意气风发的感觉,被弟子子路看到了,子路个性耿直,就直言不讳的说,“我听说君子遇到祸患的时候不会表现的恐惧,遇到好事的时候也不会表现的很得意,今天老师得到了一个代理宰相的职位,就表现的很高兴,这是为什么?”孔子听后说,“是啊,子路你说的很对,不过我不是因为获得了职位而高兴,获得这个职位后,我并没有骄气、傲气,还能像以前一样谦恭待人,我是为这个高兴。”
人即使高兴的时候也要有节制
以上两则事例,第一则说明人即使高兴的时候,也要有节制,否则高兴过头就会犯错,第二则说明高兴要找准对象,分清什么才是真正值得高兴的事情。第一则好理解,即使开心的时候,也要学会控制,否则兴奋、激动过头,轻则让自己心静不下来、变得轻浮,晚上睡觉之前过于兴奋的话,很容易失眠。重则会显得自己很没有修养和气度,会因兴奋过头而癫狂。关于后两个方面,用两则事例来解释最有说服力。
【引证事例】
谢安是东晋的宰相,有气度,也善于控制情绪。前秦和东晋淝水之战时,谢安担任大都督,统领军事,不过前秦的兵力比东晋大十倍,当时东晋的王公大臣都对这一战心理没底,显得非常惶恐,但谢安却非常从容,指挥若定,将军桓冲担心他的安危,特意派三千名精兵来保护他,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去加强其他地方的防守吧!”将士回去告诉桓冲,桓冲很担心的说:“谢公的气度确实叫人钦佩,但眼看敌人就要到了,他还那样悠闲自在,真让人担心啊。”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甚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表现出了对战胜的喜色。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记载了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是个读书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然后又接着考举人,当邻居告诉他考中了之后,他先是不相信,以为在捉弄他,待中举的报帖传来,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书中记载,他被弄醒后,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中举虽然是高兴的事情,但高兴、激动过头了则会好事变坏事。
【解】
关于喜,荀子分为“君子之喜”和“小人之喜”,君子再开心也会表现的非常有气度、和睦,小人开心的时候则会表现的肤浅、轻佻。《论语》中记载孔子有喜色、悦色的地方不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喜的对象非常雅,孔子很少因为职位、利益、富贵而喜悦,所喜悦的大都是学、山、水、音乐等。二是喜和忧、惧是相伴的,有喜就有忧,有喜就有惧,喜控制不当就会变成忧和惧。因此,孔子很懂得控制喜悦,很善于在生活之中寻求真正带来喜悦的东西,恐怕也只有这样,喜悦之情才能持久,才能真正的欢快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舒适从容,提升我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