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常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规范一个的行为,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完人,一个君子。千百年来,历史上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无数,但真正能做到这四点的,却少之又少,而范促淹,就是这凤毛麟角人物中的一位。
说治国,范促淹推行了“庆历新政”,有政治见解,有政治抱负,有政治作为,有宋一代,仅有两次著名的改革,他领导了其中的这一次。
说平天下,他是著名儒将,曾以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延州知州的身份,主持西北军务,与西夏作战,屡有胜绩,当时的民谣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是指,韩琦,而范,便是指范仲淹。
说修身,范仲淹从小勤学苦读,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不但自己在书籍的熏陶下成为了谦谦君子,而且著书立说,教育天下读书人,是人中楷模、君子表率。
说齐家,范仲淹的身世颇为复杂,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父范墉,曾任小官,在范仲淹两岁时去世,母亲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朱文翰,范仲淹改姓名为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范仲淹一直对自己的身世真相不知,后来,当他看到兄弟不节俭去劝说时,朱家兄弟说我用自家的钱,与你何干?这时母亲才告诉他真相,为此,他立即离开朱家,携剑负琴,到外刻苦求学,最后考上了进士,步入了仕途,之后,他将母亲从朱家接到自己的任职之地,随即改回范姓。
而范仲淹对于范氏家族的最大贡献、最大善行,就是设立了范氏义庄。1050年,范仲淹到原籍苏州任职,他用自己的俸禄购田千余亩,设立范氏义庄,其中包括义田、义学、义舍,以田取租,所得租金用来资助范氏族人中的贫穷家庭,在就学、住房、成家、立业等多方面,给予贫穷族人帮助,并亲自制定了范氏义庄规矩、义田规矩。范仲淹去世后,他的儿子范纯仁、范纯礼继续经营义庄,后来虽有破坏,但范仲淹的后世子孙又屡加整顿,到明、清时期,范仲淹的后代范允临、范瑶捐等,还在捐田,维持义庄的运转。
据说,到清宣统年间,范氏义庄还拥有义田五千多亩,运作良好,为范氏家族贫困老弱者,提供了八百多年雪中送炭的帮助,可谓功德无量。
关键词:国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