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我国古代统治者推行了各种选拔政策,为巩固政权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隋唐以前,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虽各有不同,但是基本处于“高门华胄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存进之路”的状态,对考生的报考资格有着相当严格的限制,无数有识之士因报国无门而隐居上野,以致于人才资源严重匮乏,而当朝的官僚们却鲜少有真才实学,为官者多系无能无德的官僚子弟,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宦官专权的形成。
我国古代统治者推行了各种选拔政策
科举制的产生,使考生有了“怀牒自举”的途径。所谓“牒”就是考生的家庭状况的说明,包括籍贯、父祖、年龄、相貌等内容,类似于今天的政审函。可以说,古人在科举制产生之后才具有了“报考”的资格。
科举制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公开招考、自由投考的原则,极大地放宽了报考限制,读书人可以“皆怀牒自列于州县”,只要其名副其实,德行无亏,皆允许报考。但是与今天的高考报名相比,古人的报考之路可不是简单的一张报名表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以明清科举为例,考核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读书人在获得乡试资格也就是“高考”报名资格之前,必须要获得生员,即秀才的身份。生员身份的获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由县府院三级组织的童试,获得童生的身份;另一种是进入国子监,获得监生的身份。童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县试每年二月举行在各县由知县组织,通过后参加四月由府官员组织的府试,通过后获得童生的身份以及参加院试的资格。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指派的学政官员到各地组织。通过院试的考生便获得了生员的身份,可进入国子监及贡院读书,而此时他们才具有资格参加真正的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产生使考生有了“怀牒自举”的途径
虽然科举制产生之后,古人考取功名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性,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能自由报考。隋文帝开皇七年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宪宗时规定“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轻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或曾任州府小吏,有一事不合入清流者,虽薄有词艺,并不得申送。”明洪武十七年规定:“其学校训导考教生徒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并不得入仕。”一般来说,获罪之人、服丁忧者以及娼妓、僧侣、工商之类均不能报考,而绝大多数下层的知识分子都可以获得报考参试的机会。
诗仙李白一生仕途坎坷,他的诗作大多豪迈奔放,雄奇飘逸,但是也不乏建功立业的豪情,但是他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究其原因,在《新唐书》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李白……其先隋末以罪徒西域……”;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也有相关的文献记载:“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姓易名,故自周朝以来,漏于属籍。”从这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先祖乃获罪之人,仅是这一项便已断送了他的报考之路,更何况他又属于家世不清的一类,自然无法通过“政审”。由此看来,李白宁可干谒而至死也不参加“高考”着实也是无奈之举。
李白宁可干谒而至死也不参加“高考”着实也是无奈之举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妇女从来没有受教育的资格,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场向来是男子以笔代戈的战场。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古有替父从军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也有一举夺魁的女状元——傅善祥。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在定都南京后便开科取士,并且专门设立了女科,年仅十九岁的傅善祥独占鳌头,成为中国科举史上首位也是惟一的女状元。相比之下,如今的高考历年各省的文理状元可是有不少女娇娥呐!
科举考场向来是男子以笔代戈的战场
虽然如同即将到来的高考一样,古人的这场“高考”也一直饱受诟病,但是抛开这些不论,科举还是给予了读书人特别是寒门子弟一个改变命运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总体来看还是弊大于利的。
关键词: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