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教学工作总结20xx-20xx
兴工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回顾这个学期,我校在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将本学期兴工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确定为“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建设,立足我校实际,以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为出发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在兴工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高效课堂教学,抓好教学质量。
1、明确了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工作思路:我们兴工小学立足我校实际,采取“典型引领,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在两个方面实施了探索;一是在三、
四、五年级的实验班级的语文学科实施了导学案教学,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经半年来的实验,初见成效,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日益形成并完善。二是在下学期我校的中高年级全面实施语文学科的导学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
2、加强了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了教师理论认识。
半学期来,为了使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师心中,我校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讲座,定期给教师“洗脑”。例如张志博校长所做的《感知杜郎口,再谈教师师德》的业务引领讲座,让大家感觉到,传统教学不改不行,要想学校有发展,学生发展是前提,一问一答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高
效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教学领导先后带领教师学习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如何上好预习课》、《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如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如何上好高效课堂复习课》等。这些学习让大家从理论层面上完善着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理论素养。为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3、加强校本教研,实践中探究并完善高效课堂教学。
(1)、实地学习。
“高效课堂”活动要想深入有效地开展,必须提高教师的认识和整体素质。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学习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学初,由张志博校长组织教师学习了杜郎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由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带队组织教师到曙光小学听课、听取经验报告。通过学习,老师们深深感到教师教学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就这样迈出了我校课堂改革的第一步。
(2)、探究体验
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必须依靠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家全员参与才有可能搞好,才有可能共同进步,而全员参与的前提是集体转变观念,认识
到研究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曙光听课、学习后在9月13日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主题为《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现高效课堂》专题研讨活动。会上教学部门公布了学校课堂改革的实施方案,确定我校由组长带头以语文学科为本学期的实验的主要学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3)、尝试教学
首先有效备课,设计好导学案。充分利用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实验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年组教师、教学领导亲自指导共同研究设计导学案。
其次尝试教学,第一节导学案设计完成后教学领导亲自到课堂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之后我们在10月26日开展了一次典型教研活动,推出了由李辉老师讲的《七颗钻石》。这一节就是将学习内容前移,展示了学生的预习成果。会上校领导和全体教师都认真进行了评课,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推向高潮。
(4)、反思找差距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不会预习,老师对课堂新生成的教学资源不能及时捕捉。针对这种情况校领导又多次派实验教师到曙光小学听课、学习。
学校又进行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导学案中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如何使用导学案》等专题业务培训。找出了自己的差距,上课有了努力的方向。
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深深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有了大大的改进,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了心中有数。
(5)、践行策略,培育生长点
通过培训、研究实践,关注课中有效训练的策略在教师的教学中找到了生长点,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预习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校领
导多次深入课堂,和实验班老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有针对性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之后我们又推出了吴彦的《倔强的小红军》和池玉霞老师的《梅兰芳》两节观摩研讨课,课上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整理知识点等环节。这两节课的推出带动了我校高效课堂的全面实施。
(6)、高效复习我设计、
高效复习课研究自然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话题。学期末,学校组织开展复习课教学研究,举行语数外复习课教学设计研讨活动。要求在教研组内开展集体备课研究,组内教师相互听复习课不少于两节,从复习课教学设计中选取一节参评,教学设计从整册教材的系统性、教学的重难点把握、问题的有效解决、练习的有效设计运用等层面综合评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扎实细致地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做好质量立校的前提保障。
本学期,我们严格执行并落实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凸显有效、实效力求追求高效的管理方法,狠抓常规管理。
1.统一要求。
学校教导处从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质量监控、学习习惯、教研工作六方面进行了统一要求。
(1)要求老师们在备课时先备教学计划,再备单元教学的思想,尤其对备课的课时量要备足、备课质量要高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上课时老师必须准时到班组织教学,每节课要安排好课前朗读与古诗诵读内容,组织好课前朗读与背诵纪律。教师必须准点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不随意加课。教师上课前要确认班上学生人数,并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行为习惯。在学期末开展了学生全员的课文背诵与古诗词背诵过关活动,在全校18教学班中有2个班课文背诵达标率达到100%,16个教学班课文背诵达标率均为98%以上,古诗词背诵达标率均达到90%以上。
(3)课堂上要认真实施教学目标,构建开放、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师的教态亲切。
(4)作业布置要重视研究作业,探索新的作业方式,布置个性化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知识。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严禁惩罚性抄写作业。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数学日批,语文课批,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每次作业要写好日期,要严格要求,专心作业、格式正确、书写美观、按时送交。作业的批阅工作要及时,写上批阅时间,书写美观;批阅用红色笔,应有专门的符号,评价作业采取评语加等级的方法,要注意通过有效的评价激励学生乐于作业;特殊情况注意面批。不得用作业惩罚学生。提倡在批阅作业上创新。
(5)学习习惯要落实到位。本学期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常规性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学生上课的听、说、读、写常规习惯、积累习惯、古诗诵读和新生的汉语拼音儿歌记忆习惯、写日记习惯等等;丰富多彩的习惯培养,挖掘人才,全面塑造学生,争创好成绩。科学、综合实践教育要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去感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6)教研工作要突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着力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活动要有记录,有总结,科组和个人要积极承担和完成教研活动任务。
(7)、以科组为单位举行灵活多样的学科竞赛;(如数学口算,语文汉语拼音检测,语文百字,英语单词默写,语文课文背诵,古诗词背诵等)细化了教学常规后,给老师们提供了基本的教学工作模式,减少了老师们盲目摸索的时间,使教学工作稳步向前,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2.定时跟踪。
为了确保教学常规落实到位,让教学更扎实有效,教务处采用了各种质量跟踪办法。
(1)落实了行政领导、各年组互听互评制度。不定期随堂听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出改进建议。特别是教学调控能力较弱的老师的课堂,经常能看到校长或主管领导的身影。
篇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个人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个人课题实验总结玉州区大北小学梁玉梅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和尝试,交流实践体会,汇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撰写阶段性小结等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就我个人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收获。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经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其次,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
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要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这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合作的技能包括:学会倾听;愿意并能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又能够适度宽容别人的不足等。合作学习的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它需要长期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从一年级起,就应把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作为一项特殊的教学内容常抓不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表现欲特强,倾向于“我要说”而不是“我要听”,很难坚持在四人或更多人的小组内坚持听完每个人的述说。因此,一年级上学期,他们一般是让同位两个说想法,互听对方的观点。教学时,教师首先跟学生交代明白:当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地听,眼睛看着对方,不东张西望,先听别人说完后自己再说,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这样,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能静静的听完其他同学的述说,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再重新组建四人小组,这样培养他们善于倾听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技能,就可以进行小组学习了。首先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为了在小组学习中避免“学优生一言堂”的组内成员间的不平衡现象,首先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如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分10个苹果形图片,放手让学生先把10个苹果形图片分成两堆,再根据分的情况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比一比哪组分的方法最多。写的算式最多。角色分工是:1号为组织者、2号同学分图片,进行操作活动、3号同学负责记录、4号汇报。由于已经有前面1--9的加减法基础,又有色彩鲜明的学具,学生的积极性高,小组也会分工协作,有的分、有的说、有的写。再根据学生记录的情况进行汇报展示。学生有的按顺序分,有的没按顺序分。这时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比较,哪种分法更好,为什么?学生不仅自主探索学会10的加减法,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学习的热情高,
不但体现了集体共性,而且也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自我价值,有利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合作意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组内分工还必须进行角色轮流交换,一定时期内互换一次角色,使每个人都能从不同的角色位置上得到体验,得到锻炼和提高,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创设了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的策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应该学习他们“自己的数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要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我们要认真开展数学生活化学习,构建更开放的数学学习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数学问题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使他们感受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位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超市帮助家长购物活动,并让同学们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向同伴介绍购买的商品,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合作解决。如“一枝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共用多少钱?”,“一支牙膏比一块香皂少多少钱?”还有的同学提出请同学们帮忙验证一下售货员阿姨所找的钱数是否正确。这些问题来自生活中,又都涉及到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兴趣,数学法则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抽象概念,数学知识就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孩子们在亲身经历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2、)贴近学生实际,探索数学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会学习数学,我们要把数学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地基础上,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促使
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当中去。例如:学习“按比例分配”时,课前我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某些物体各组成部分的比,其中我让每个同学都去茶馆调查一下奶茶中奶和茶的比。课始,当学生汇报了奶和茶的比是2:9之后,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奶和茶的比是2:9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喜欢喝奶茶吗?”、“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杯红茶、一杯牛奶。假定我们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请大家帮助算一算,奶取多少毫升?茶取多少毫升?”同学们听说要配制奶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一会儿,令人惊喜的不同答案出现在老师面前,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最后,我还请两名学生当场配制奶茶,师生共同品尝了奶茶。从上述例子可看出,真实生活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数学、用数学,在探索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聪明才智,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除以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
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钱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5.提高了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在实践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篇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一学期已将结束。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学习新课标及课改精神,并根据学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后的教学工作,扬长避短,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
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要成为教学过程活动中真正的主人,这是现在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他们都是特殊的个体,都需要尊重、信任,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课堂教师语言,教学方法方式入手,尝试放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等,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如:“你是怎么想的?”、“你的见解呢?”、“你想到什么?”、“你怎么想就怎么说”、“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等,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关心和指导,课堂上要多留意他们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一学期以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情绪有了很大的扭转。课堂上,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探索,质疑问难,踊跃发言。
二、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
现代创新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
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因此要改变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的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兴趣是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愈浓求知欲愈强,参与意识就愈高。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我常常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加强操作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人的智慧来自手指尖”,有益的操作与实践包含和孕育着学生的天真和创造的幼芽,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制学具、操作教具等。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积极参与学习,发展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制圆片,通过用绳子绕圆周一圈,将圆的周长曲线转化成直线,通过将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等,化抽象为具体,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渗透了转换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加强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尽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道数学与显示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数学生活化的道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百分数除法计算及应用题和圆,其中分数四则运算及应用题是重点。教学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口算,由于本班学生大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口算速度很慢,对此,我坚持利用每节课前3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口算能力又明显的提高,但仍不够理想,在期末复习考试中,全班有80﹪的同学能达到要求,在四则计算方面,通过课堂的算理讲解以及平时的加强练习,全班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期末考试全班同学平均错误率在13﹪左右。
在应用题方面,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应用题的掌握限于比较简单的,只有极少数同学应用题基本功较扎实,而本学期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占的比率也较大,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学应用题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学时为了顾全大局,应用题从较简单的复习起,同时也为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做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充分利用迁移原理:把整数、小数四则应用题的解法应用道分数应用题上来,并加强方程解法的教学,使学生杂货能够外数量间的相对应关系,并与算术解法紧密联系起来,灵活选择解题方法,以促进思维发展,在分数教学中,尤其注重一题多解,在讲解练习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重视小组合作,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在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方法,因人而异,作业分层要求,既要让后进生跃一下够得着,又要使优等生吃得饱,每节课后重视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让中、优等生踊跃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满足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对于后进生,我采用优差小组配对,在班级开展“谁是最佳小老师”以及“进步之星”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并予以适当的奖励,以激发大家互相学习的热潮,促进共同进步。
总之,本学期以来,在班主任和全班学生的密切配合下,本班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又存在许多不足,如课堂开放题的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本人将扬长避短,勇攀教学高峰。
篇四:小学语文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上学期)
陈晓娟一学期转眼间就过去了,新学期又开始了,我也打理好行装准备再次起航了。回顾上学期的工作,感慨颇多——有工作上的欢乐,也有工作上的苦闷。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进了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教育教研的任务,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本学期语文自主高效课堂中的收获及做法总结如下:
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首先要认真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工具,是学习的抓手。通过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够自我开展自学。用导学案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第一手学习材料。不能有了导学案,就肢解了教材。整体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是首位的。通过导学案的问题,要回到教材中去,不能让学生只注重寻找答案而不读书,不品悟。问题的答案是读出来的,同时在读的过程又有新的生成。
教师要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每课的预习由学习小组长评价,在组内交流。每单元的成果由老师评价,选出预习小明星,班内展评。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
二、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新课程条件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阵地
1.精心设计导语。好的导语能抓住孩子们的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北京的春天》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关于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呢?”。这样,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动起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质疑,合作交流,谈收获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我只是点拨,引导,降低学生的依赖性,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匆匆》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品读重点词句段,大胆质疑,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鼓励学生创新。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创新表现予以及时的激励,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并开设各种奖项,如“进步奖”、“创意奖”等。专门鼓励表现有特色、有创意的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种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实际是对学生创新活动的一种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四、强化小组的分工与合作
课堂教学完不成任务,展示环节杂乱,回答问题重叠。很大程度在于小组分工不明确。教师一定要让各小组明确任务。如果导学案有6个问题,那么就把6个问题分别让每个小组承担。每个小组重点研究一个问题。小组长领任务后,要给小组成员分工。各有其责。人人参与。小组长的责任重大,小组长要学会分解问题。一个问题要分解成几个方面来回答。例如,有读句子的,有谈感悟的,有板书板演的,有谈表达方法的,有品词析句的,有总结评价的。在汇报展示的时候,要防止小组内成员就一两个人展示,即使一个成员都能回答,也不要让这个成员全部承包,要给其他成员参与的机会,小组成员之间要谦让。先让展示的小组集中回答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小组暂时不要参与。这个小组不再有汇报的内容了,这时征求其他小组补充与评价,其他小组的成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质疑、挑战、评价等,可以是无序的抢说。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倾听,随
时跟学生展开对话,教师要做好点拨、提升、追问的准备。
展示的环节还要注意,组与组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学生要做到有礼貌、有谦让、有鼓励。
五、教会学生展示,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展示是语文课所需要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领着学生走进语文。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学生自己走进语文。那么怎么学,才是学语文呢?这确实是个难题。一般说,学生虽然到了六年级,但是还是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况且还要求把学到的展示主来。怎么让学生去读书,在读中去思考问题呢?首先让学生读懂问题,要明确这个问题主要关注的是什么?然后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出自教材的什么地方,找到这些文字后,认真的读一读。通过读,读出了怎样体会(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等),还要把自己的体会放进文字里,再读一读。最后要想一想,这个问题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比如,资料补充、知识的拓展、名言警句、诗歌散文等。学生怎么学的,就怎么展示。这样就不是直接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是多角度的,汇报的内容变得丰富有趣,最可贵的说出了语文的意境,读出了语文的味道。当然,要让学生既学会自己读书思考又学会生动的展示,必须经过一番训练。教师可以先导演一两次,或者先集中培训一个小组,让学生逐渐学会通过品读文本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经验是不断积累的,一旦有了成功的样式,他们很快的都能会学。
总之,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相信随着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高效课堂最终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篇五:关于《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报告
关于《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报告合山市东矿小学
20xx年7月,东矿小学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成功地申报了《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半(20xx年5月---20xx年12月),分启动、研究、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蒋永武副校长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黄英彬、吴彬、江育群、李秀琳、兰晓芸等25位老师共同参与研究。
至今以历时两年,现将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主要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分析影响、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并建构适合小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达到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构建适合小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研究寻找到建立新模式的切入点和发展点。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构建适合小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课堂有效教学形式,探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形成学校课堂教学特色。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科研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
4.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5.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新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从小学各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2.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过程中,通过理论——实践——探索——检验——完善——再实践,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
3.文献分析法。学习理论,收集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找到新的发展点。
4.调查研究法。结合我校实际、调查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课题研究过程
为了搞好此项课题研究,我们学校进行了认真规划,成立了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从课题研究目标出发,按照课题研
究的规划,我校的课题研究总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题启动阶段(20xx年5月——9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相关工作:
1.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申报工作。学校一直把教育科研教改的推进作为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我们成立了以黄英彬校长为组长、副校长蒋永武、教导主任兰晓芸为副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课题研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反复的论证,确定了该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标,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求,完成了课题研究申请书的填写及其课题申报工作。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开题。结合课题内容与本校课程改革的实际,学校积极动员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组织骨干教师加入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还对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会,由课题负责人蒋永武副校长报告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听取成员对课题实施规划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实施规划,统一认识,确定任务,明确分工。
3.组织理论学习,夯实研究基础。作为一项专题研究,课题组的各个教师包括课题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不仅需要真实的研究实践,更需要科学有效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课题研究实践。课题领导小组积极查找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文献资料和有关教学理论,使大家掌握相
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开设课题组邮箱,加强成员交流和档案管理。由于,老师们平时都忙于各自的教学任务,难以经常性组织在一起学习、交流,为了便于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交流以及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档案管理,课题领导小组开设了专用邮箱,收集、存放学习、研究材料。
(二)、课程研究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
1.开展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真实现状,初步归纳低效教学现象级原因,课题组深入师生中进行调查,精心拟定调查问卷,随机对不同年级段的4个班级进行调查问卷活动,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撰写了分析报告。调查问卷活动的开展,为课题研究准备了第一手原始资料,为寻求提高课堂效率策略提供了明确方向。
2.邀请市教研室教研员来校进行培训,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并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由于该研究课题是我校第一个立项课题研究项目,对如何开展课题组研究工作毫无经验,为了使课题组研究工作能顺利展开、推进,学校积极邀请合山市教研室领导、老师来校给指导,并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
3.开展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课题组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直接施教者,自身必须要有精湛的业务素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借助学校校本教研作为平台,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两轮“电子白板”运用培训;开设“电脑基础运用”“毛笔书法”“钢笔书法和简笔画”三个兴趣学
习班,组织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参加学习。同时,两年多来共组织课题组教师20人次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和教学观摩,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教育教学动态,更新了教育观念,接受优秀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以全面提高教学能力。
4.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在20xx、20xx年,学校以合山市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教师三笔(粉笔、毛笔、钢笔)字比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撰写比赛、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练兵活动。通过各种比赛活动的开展,以赛促连,极大的调动了教师们岗位练兵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业务素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上课题研讨课,共同探讨交流。为了引导课题组教师从纯理论性研究上升到教学行动研究,从随意性研究变为目的性研究,拓宽了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的方法,学校积极组织课题组教师上了12节研讨课,课后进行集体评课,互相交流意见,取长补短。通过上研讨课和评课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主动探究教学规律、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寻找规律、方法。
6.召开课题组会议,加强实践引导和交流。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通报课题研究进度,布置学期课题研究任务,学习了《有效教学的四项基本原理》、《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等有关提高课堂教学